正在阅读:死亡人数在圣保罗交通事故中大幅上升 步行者和骑自行车者成主要受害者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海客新闻 / 正文

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中印有责任为动荡不定的世界注入稳定性”

转载 julia2024/08/25 14:23:5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海外网 21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75周年,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表示,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中印建交75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雨,但总体保持向前发展势头,友好交流合作始终是主流。

“实现‘龙象共舞’是中印唯一正确的选择”

习近平主席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印都应该是和谐相处的好邻居、携手前行的好伙伴。202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在俄罗斯喀山成功举行双边会见,引领中印关系克服困难,开启新航程。此后双方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各层级交往,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两国外长在多边场合多次会见,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副外长/外秘级对话先后举行,就中印关系、务实合作、边界问题等达成诸多共识。徐飞洪表示,这样密集且富有成果的互动在过去几年是不多见的,当前中印关系正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双方进一步披荆斩棘,积极有为。

徐飞洪说,莫迪总理日前接受播客采访时表示,历史上,印度和中国一直互学互鉴,共同为全球利益作出了贡献;作为两大邻国存在分歧很正常,关键是要确保分歧不会演变成争端,双方应通过对话建立符合两国利益的稳定合作关系。这一表态体现出印方高层对中印关系的重视。中方第一时间通过外交部发言人作出了回应,强调中印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我注意到不少印度媒体以“龙象共舞”为标题进行了广泛报道。的确,历史证明,中印关系早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广泛的地区和全球影响。中印团结合作,利在两国,惠及亚洲,泽被世界。

徐飞洪表示,中印在春暖花开之际迎来纪念两国建交75周年。我们愿同印方一道,坚持两国领导人“中印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发展机遇”等战略判断,正确看待彼此发展和战略意图,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稳步推进各层级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实现中印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深信,有两国领导人领航把舵,有中印各界友好人士砥砺奋进,中印关系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徐飞洪说。

“中印有责任共同捍卫多边主义”

针对近期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徐飞洪表示,美方单方面威胁和施压的所谓“对等关税”,实际上既不“对等”,更是单边保护主义行径,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辛勤奋斗的结果。中方不寻求关税战或贸易战,但如果把关税战贸易战强加给我们,我们必将进行坚决斗争,坚定捍卫自身利益,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徐飞洪说。

“面对美方滥施关税,我们看到一些国家主动示好、降低关税,但美方并不领情,反而得寸进尺。这充分表明,面对美国的霸凌霸道,妥协退让没有出路。”徐飞洪说,美国只是一个国家,并不是全世界。美国对外贸易量仅占全球贸易总额13%,其余87%的全球贸易由剩下的190多个国家构成。这些国家有巨大合作空间,仍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徐飞洪表示,面对美国滥用关税,剥夺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权利的行为,中国和印度作为全世界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保持团结一致,共克时艰。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中印有责任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共同捍卫多边主义,为动荡不定的世界注入稳定性。

徐飞洪表示,中印都处在各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发展是中印两国最大的“公约数”。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印度也提出“2047发达印度”愿景。中国愿与印方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相互成就,共同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今年的全国两会都释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这将为印度企业在华拓展业务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紧密的合作机会。中印实现优势产业对接,可以产生“1+1>2”的叠加效应。

“我们愿同印方加强经贸等领域务实合作,进口更多适销对路的印度产品,也欢迎更多印度企业跨过喜马拉雅山赴华合作,通过“投资中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徐飞洪说,希望印方为中国企业营造公平、透明、可持续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双边互利合作,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推动更多有识之士投身中印友好事业”

徐飞洪表示,“到任近一年来,我访问了比哈尔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西孟加拉邦、泰米尔纳德邦等多个邦区,追寻习近平主席10多年前访印足迹,亲临玄奘、泰戈尔、柯棣华等中印友好使者从前求学和生活之所,感受印度快速发展的脉搏和多元文化的魅力。我真切感受到,中印之间既拥有紧密的历史文化联系和相似的社会价值观念,更有着共同的繁荣发展目标和坚实的民间友好基础。”

中印人文交流跨越历史长河,沉淀出深厚根基。徐飞洪举例说,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中印两国人民就开始了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多次提到中国。中国的造纸术、蚕丝、瓷器、茶叶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到印度,印度的歌舞、天文、建筑、香料等进入中国。晋代法显和唐代玄奘两位高僧西行求法,天竺国鸠摩罗什和达摩祖师负笈东来,极大推动了中印文化交流融合。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远航、六抵印度。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印度国大党发表宣言谴责日本侵略行径。柯棣华大夫随印度援华医疗队前来中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这些都是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互学互鉴的历史佐证。

近年来,中方积极促进中印人文交流,2024年向印公民核发赴华签证28万件,今年以来已发放逾8.5万份签证。中国驻印度使馆与印度青年领袖联合会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印青年对话,开启纪念建交75周年系列活动。使馆还举行了外交官进校园、“汉语桥”比赛和国际中文日等一系列活动。“我高兴地看到,不少印度年轻的网络博主在中国品美食、逛夜市、坐高铁,用他们的镜头展示了一个开放安全、活力满满、真诚友善的中国。”徐飞洪说。

根据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达成的共识,今年中印还将开展一系列媒体、智库、青年等交流活动。徐飞洪表示,相信相关活动会在两国人民心中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和情感共鸣,推动更多有识之士投身中印友好事业。(张轩豪、何洌)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